close

    VMware的功能真是愈來愈強了,忍不住把user manual和原廠網站好好的研究一下,希望能把VMware的效能和好處充分的利用。這次要在Windows XP w/ SP2 (Host OS)下安裝Ubuntu 7.04 Desktop (Guest OS)版本。
    我的CPU是AMD Turion 64 - TL 56,記憶體有2G。好好來品味一下吧。



選擇"New Virtual Machine"以建立一個新的Virtual machine。


這是歡迎畫面啦。


當然是要選擇"Custom"囉,這樣才能做細部設定。


既然是新安裝的Virtual machine,"Hardware compatibility"當然是選最新的Workstation 6,可以支援2 processor和8 G的memory。


在這裡就選擇Ubuntu啦。


設定Virtual Machine的名字和檔案儲存的位置,我習慣把版本資訊也加上,所以是"Ubuntu_7.04"。儲存位置預設是在"我的文件"夾下面,這不是個好的預設路徑,改放在D:/下了。


選擇Processor的數目。照Manual的解釋,單一CPU有支援Hyperthreading或是有2顆Logical processor(ex: dual core)或是有2顆Physical processor都符合VMware定義的2 processors。當然要充分利用我的Turion 64的能力囉。

我的Physical memory有2G,所以也不用省啦,挖512MB給Ubuntu用吧。


網路設定。"Use bridged networking"是用在Virtual machine也可以取得有效IP address的環境。"Us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則是透過Host OS利用NAT連上網路。
Manual上的建議是如果Guest OS沒有防毒軟體保護,可以設成用NAT連上網路,躲在Host OS背後上網。雖然我的Guest OS是Linux,比較沒有這個顧慮,但我還是喜歡躲在NAT後面,多一層保護。另一個原因是我很少用X window,幾乎都是在Windows用Putty連上Linux,設成NAT即使沒有連上網路,Windows和Linux間是Private IP domain,還是可以用Putty連上Linux啦。


這裡只是設定I/O adapter如果是IDE或SCSI的介面,後面才會選擇Hard disk是要透過IDE或是SCSI介面。"SCSI Adapters"預設選"LSI logic",效能較好。"IDE Adapter"固定是"ATAPI"介面。


選擇"Create a new virtual disk",直接在Physical disk上Create一個Virtual disk。


反正是Virtual disk,照建議選"SCSI"介面吧。


"Disk size"我割了10 GB,希望夠用。"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如果不勾選,"Disk capacity"的大小是動態的,安裝了多少東西在Windows下(即在我們設定"Location"的路徑下)的Virtual disk就佔了多少大小,但極限是"Disk size"設定的大小。"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如果勾選,一開始就會直接在Windows下割出一個"Disk size"大小的Virtual disk,佔硬碟空間,但效能較好。


這裡就依照系統預設就好啦。


這個步驟是勾選"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才會出現的,就會割出一個10 GB的Image file當作要安裝Ubuntu的Virtual disk啦。


一切OK,這樣就設好了在VMware下要安裝Ubuntu的設定。下一次就要開始安裝Ubuntu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x 的頭像
    nix

    nix

    n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